柱 正 截 面 承 载 力 计 算 (GB 50010-2010)
子程序界面
更新
技术条件
截面尺寸
-
结构体系
-
截面形式
-
宽度 b
-
直径 d
-
外径 d
-
高度 h
-
内径 d1
计算设置与内力
-
□考虑地震作用组合
-
□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
-
设置有地震作用参与组合是否为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。
-
当有地震作用参与组合时
-
□弯矩设计值已考虑二阶效应
-
设置输入的弯矩设计值是否已考虑二阶效应,仅用于结构体系为排架结构时。
-
对于排架结构柱,若选择“否”,且此时输入的弯矩设计值为一阶弹性分析柱端弯矩设计值,程序依据混凝土规范第 B.0.4 条的规定,计算考虑二阶效应的弯矩设计值。
-
混凝土规范条文说明第 5.3.4 条指出,“需要提醒注意的是,附录 B.0.4 给出的排架结构二阶效应计算公式,其中也考虑了 P-δ 效应的影响。即排架结构的二阶效应计算仍维持 02 版规范的规定”。
-
弯矩 Mbx、弯矩 Mtx
-
Mbx、Mtx——分别为柱底端、柱顶端弯矩设计值,其矢量方向为 X 向(kN·m)。
-
弯矩设计值正负号按右手螺旋法则确定:当输入正值时,截面上侧为受拉区、下侧为受压区;当输入负值时,截面上侧为受压区、下侧为受拉区。
-
在 X 向纵向钢筋上侧、下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相等的情况下,弯矩值的正负值会对计算结果产生影响。
-
弯矩 Mby、弯矩 Mty
-
Mby、Mty——分别为柱底端、柱顶端弯矩设计值,其矢量方向为 Y 向(kN·m)。
-
弯矩设计值正负号按右手螺旋法则确定:当输入正值时,截面左侧为受拉区、右侧为受压区;当输入负值时,截面左侧为受压区、右侧为受拉区。
-
在 Y 向纵向钢筋左侧、右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相等的情况下,弯矩值的正负值会对计算结果产生影响。
-
弯矩 Mx
-
Mx——X 向已考虑二阶效应的弯矩基本组合设计值(kN·m)。
-
Mx 的矢量方向为 X 向,正负号按右手螺旋法则确定:当输入正值时,截面上侧为受拉区、下侧为受压区;当输入负值时,截面上侧为受压区、下侧为受拉区。
-
在 X 向纵向钢筋上侧、下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相等的情况下,弯矩值的正负值会对计算结果产生影响。
-
弯矩 My
-
My——Y 向已考虑二阶效应的弯矩基本组合设计值(kN·m)。
-
My 的矢量方向为 Y 向,正负号按右手螺旋法则确定:当输入正值时,截面左侧为受拉区、右侧为受压区;当输入负值时,截面左侧为受压区、右侧为受拉区。
-
在 Y 向纵向钢筋左侧、右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相等的情况下,弯矩值的正负值会对计算结果产生影响。
-
Lcx、Lcy
-
Lcx、Lcy——分别为与弯矩设计值 Mx、My 对应的构件计算长度(mm)。
-
混凝土规范第 6.2.3 条规定,“构件的计算长度,可近似取偏心受压构件相应主轴方向上下支撑点之间的距离”。
-
对于 Lcy,可输入 Lcx 的系数加上符号 “Lcx”,此时 Lcy 取该系数与 Lcx 的乘积。例如“Lcx”“1.5Lcx”“2Lcx”,分别表示取 Lcx 的 1.0 倍、1.5 倍和 2.0 倍。
-
L0x、L0y
-
L0x、L0y——分别为对应于弯矩设计值 Mx、My 受压构件的计算长度(mm)。
-
对于 L0x,可输入 Lcx 的系数加上符号“Lcx”,此时 L0x 取该系数与 Lcx 的乘积。例如“Lcx”“1.5Lcx”“2Lcx”等。
-
对于 L0y,可输入 Lcy 或 L0x 的系数加上符号“Lcy”或“L0x”,此时 L0y 取该系数与 Lcy 或 L0x 的乘积。例如“Lcy”“1.5Lcy”“L0x”“1.5L0x”等。
-
混凝土规范表 6.2.15 注 1 规定,“l0 为构件的计算长度,对钢筋混凝土柱可按本规范第 6.2.20 条的规定取用”。
-
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柱的计算长度 l0 可按混凝土规范第 6.2.20 条及条文说明确定。
对称配筋
非对称配筋
间接钢筋影响
-
□计入间接钢筋的影响
-
箍筋直径 dg、箍筋间距 s
钢筋、混凝土
-
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y
-
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 fy'
-
fy'——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(N/mm2)。
-
当输入“自动”时,取为 fy。
-
对称配筋时,fy' 不应大于 fy。
-
X 向纵筋净保护层厚度 cx
-
cx——X 向(截面上、下两侧)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(mm)。
-
可输入两个数值,数值之间以“,”(逗号)分割,分别表示上侧和下侧纵筋的保护层厚度。
-
当输入“一类”“二a类”“二b类”等环境类别时,程序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所处环境类别,按混凝土规范表 8.2.1 确定柱纵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,默认的箍筋直径 dg 取10mm。
-
当输入“Ⅰ-A”“Ⅰ-B”“Ⅱ-C”等环境作用等级时,程序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环境作用等级,依照耐久性标准确定柱纵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,默认的箍筋直径 dg 取10mm。
-
当实配纵筋较大时,用户尚应注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。
-
Y 向纵筋净保护层厚度 cy
-
全部纵筋最小配筋率 ρmin
-
ρmin——全部纵筋纵向钢筋配筋最小百分率(%),可输入“自动”及具体数值。
-
当输入“自动”时,按混凝土规范表 8.5.1 取值。
-
当输入具体数值时,取输入值。
-
当轴向力为拉力时,本输入框为“拉纵筋最小配筋率 ρmin”。
-
受拉纵筋最小配筋率 ρmin
-
ρmin——一侧受拉纵筋最小配筋率(%),可输入“自动”及具体数值。
-
当输入“自动”时,程序依据混凝土规范第 8.5.1 条的规定,取配筋率下限与配筋特征值相关表达式二者中的较大值。此处配筋率下限为 0.20,配筋特征值相关表达式为 45ft/fy。
-
当输入具体数值时,取输入值。
-
当轴向力为压力时,本输入框为“全部纵筋最小配筋率 ρmin”。
相关页
工程名称
构件编号
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 γ0
钢筋弹性模量 Es
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yv
图例
模块信息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