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页 上一层 后一页

荷载输入

子程序界面(荷载)

荷载参数

  • 荷载按标准值输入,图例中箭头所指方向表示为正值。

  • □跨中荷载□节点荷载

    • 勾选荷载输入的位置。

    • 当勾选“□跨中荷载”时,可选择的荷载类型有“1 均布荷载”“2 左端均布”“3 右端均布”“4 集中荷载”“5 集中力矩”“6 对称梯形”“7 对称三角形”“8 梯形荷载”等八种。

    • 当勾选“□节点荷载”时,可选择“4 集中荷载”“5 集中力矩”两种荷载类型。

  • 跨号 i

    • i——当前编辑或添加的跨中荷载所在的跨号。

    • 当勾选“□节点荷载”时,本输入框为“节点号 j”。

  • 节点号 j

    • j——当前编辑或添加的节点荷载所在的节点号。

    • 当勾选“□跨中荷载”时,本输入框为“跨号 i”。

  • □恒荷□活荷

    • 指定当前编辑的荷载是永久荷载(恒荷)还是可变荷载(活荷)。

  • □快速输入

    • 设置是否采用快速输入。

    • 当未勾选本项时,先用鼠标或快捷键(Alt+1~Alt+8)选择荷载类型,然后在右侧的荷载输入框中输入荷载参数与长度参数。

    • 当勾选本项时,直接在右侧的荷载输入框中依次输入荷载类型号 KL、荷载参数及长度参数。

    • 均布荷载、左端均布、右端均布、集中荷载、集中力矩、对称梯形、对称三角形、梯形荷载等荷载类型号 KL 依次为 1~8。

  • 均布荷载

    • 当未勾选“□快速输入”、选择荷载类型为“1 均布荷载”时,荷载输入框显示“P [, X] (kN/m)”。

      • P——当不输入可选参数 X 时,P 为梁上均布荷载值(kN/m);当输入可选参数 X 时,P 为房间面荷载值(kN/m2),程序按矩形板四边均分导荷方式计算梁上均布荷载,即:0.5P×Li×X/(Li+X)。

      • X——房间垂直于梁方向的长度(mm),可选参数。

    • 当勾选“□快速输入”、在荷载输入框中输入“1”时,荷载输入框显示“KL, P [, X] (kN/m)”。

      • KL——荷载类型号,均布荷载为 1。

    • 数值之间以“,”(逗号)或者“ ”(空格)分割,以下相同。

  • 左端均布、右端均布荷载

    • 当未勾选“□快速输入”、选择荷载类型为“2 左端均布”或“3 右端均布”时,荷载输入框显示“P, X [, X1] (kN/m, mm)”。

      • P——当不输入可选参数 X1 时,P 为梁上左端或右端均布荷载值(kN/m);当输入可选参数 X1 时,P 为房间面荷载值(kN/m2),程序按矩形板四边均分导荷方式计算梁上左端或右端均布荷载,即:0.5P×X×X1/(X+X1)。

      • X——左端或右端均布荷载分布长度(mm),可选参数。

      • X1——房间垂直于梁方向的长度(mm),可选参数。

    • 当勾选“□快速输入”、在荷载输入框中输入“2”或“3”时,荷载输入框显示“KL, P, X [, X1] (kN/m, mm)”。

      • KL——荷载类型号,左端均布、右端均布荷载分别为 2、3。

  • 集中荷载(跨中荷载)

    • 当未勾选“□快速输入”、选择荷载类型为“4 集中荷载”时,荷载输入框显示“P, X (kN, mm)”。

      • P——梁上集中荷载值(kN)。

      • X——本跨梁左端至集中荷载作用点的距离(mm)。

    • 当勾选“□快速输入”、在荷载输入框中输入“4”时,荷载输入框显示“KL, P, X (kN, mm)”。

      • KL——荷载类型号,集中荷载为 4。

  • 集中荷载(节点荷载)

    • 当未勾选“□快速输入”、选择荷载类型为“4 集中荷载”时,荷载输入框显示“P (kN, mm)”。

      • P——节点上集中荷载值(kN)。

    • 当勾选“□快速输入”、在荷载输入框中输入“4”时,荷载输入框显示“KL, P (kN, mm)”。

      • KL——荷载类型号,集中荷载为 4。

  • 集中力矩(跨中荷载)

    • 当未勾选“□快速输入”、选择荷载类型为“5 集中力矩”时,荷载输入框显示“M, X (kN·m, mm)”。

      • M——梁上集中力矩值(kN·m)。

      • X——本跨梁左端至集中力矩作用点的距离(mm)。

    • 当勾选“□快速输入”、在荷载输入框中输入“5”时,荷载输入框显示“KL, M, X (kN·m, mm)”。

      • KL——荷载类型号,集中力矩为 5。

  • 集中力矩(节点荷载)

    • 当未勾选“□快速输入”、选择荷载类型为“5 集中力矩”时,荷载输入框显示“M (kN·m)”。

      • M——节点上集中力矩值(kN·m)。

    • 当勾选“□快速输入”、在荷载输入框中输入“5”时,荷载输入框显示“KL, M (kN·m)”。

      • KL——荷载类型号,集中力矩为 5。

  • 对称梯形荷载

    • 当未勾选“□快速输入”、选择荷载类型为“6 对称梯形”时,荷载输入框显示“P, X (kN/m, mm)”。

      • P——梁上满布对称梯形荷载值(kN/m)。

      • X——满布于梁上对称梯形荷载两腰的水平长度(mm)。

    • 当勾选“□快速输入”、在荷载输入框中输入“6”时,荷载输入框显示“KL, P, X (kN/m, mm)”。

      • KL——荷载类型号,对称梯形荷载为 6。

  • 对称三角形荷载

    • 当未勾选“□快速输入”、选择荷载类型为“7 对称三角形”时,荷载输入框显示“P, X, X1 (kN/m, mm, mm)”。

      • P——梁上局部对称三角形荷载值(kN/m)。

      • X——本跨梁左端至三角形荷载左侧角点的距离(mm)。

      • X1——对称三角形荷载底边的长度(mm)。

    • 当勾选“□快速输入”、在荷载输入框中输入“7”时,荷载输入框显示“KL, P, X, X1 (kN/m, mm, mm)”。

      • KL——荷载类型号,对称三角形荷载为 7。

  • 梯形荷载

    • 当未勾选“□快速输入”、选择荷载类型为“8 梯形荷载”时,荷载输入框显示“P, P1, X, X1 (kN/m, kN/m, mm, mm)”。

      • P、P1——分别为梁上局部梯形荷载左侧、右侧荷载值(kN/m)。

      • X——本跨梁左端至梯形荷载左侧的距离(mm)。

      • X1——梯形荷载底边的长度(mm)。

    • 当勾选“□快速输入”、在荷载输入框中输入“8”时,荷载输入框显示“KL, P, P1, X, X1 (kN/m, kN/m, mm, mm)”。

      • KL——荷载类型号,梯形荷载为 8。

  • 荷载 P、荷载 P1 输入负值时应注意:

    • 当荷载效应对结构有利时,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应取 1.0。因此,当输入负值的荷载效应对结构有利时,需要对该荷载进行换算。具体而言,应根据情况将实际荷载值除以 γG(当按永久荷载输入时)或者除以 γQ(当按可变荷载输入时)。

    • 对于梯形荷载(KL=8),荷载 P、荷载 P1 应同号。

荷载图例

均布荷载

左端均布

右端均布

集中荷载

集中力矩

对称梯形

对称三角

梯形荷载

 

 

集中荷载

集中力矩